日本成功试射\"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翔弹\"引发地区安全关注证券配资网
近日,日本防卫省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翔弹\"在美国境内成功完成第二次实弹试射。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选择在美国本土进行试射,这一安排既是为了规避国内相关武器研发法规的限制,也使得美国军方能够全程掌握该型导弹的试射数据和技术参数。
据日本防卫省披露的技术细节显示,这款新型导弹采用机动式部署方式,运用\"助推-滑翔\"技术原理。其作战流程是:导弹首先通过火箭发动机推进至大气层边缘,随后释放弹头进行无动力滑翔,最终以近乎垂直的攻顶弹道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军事专家根据其飞行轨迹分析,该导弹的实际作战半径可能达到1000至2000公里,这一射程范围足以覆盖中国东部沿海重要城市以及台湾地区,其战略意图不言自明。
展开剩余60%从日本官方公布的影像资料来看,当前试射的导弹弹头仅采用传统气动外形设计,甚至未采用先进的\"双锥体\"构型。这种相对简单的设计意味着导弹在末段突防阶段的机动变轨能力将受到严重制约。参照日本此前公布的研发规划,此次试射的版本尚处于Block1初级阶段。按照计划,只有发展到Block2版本时才会配备先进的乘波体战斗部,届时才可能真正具备高超音速导弹应有的高速机动突防特性。
从技术标准严格界定,日本当前试射的这款导弹更接近于加长射程的战术弹道导弹,与真正意义上的高超音速武器还存在显著差距。即便未来完成全部研发目标,该武器系统的实际威胁也值得商榷。根据日本公布的作战想定,该导弹的主要任务是先发制人地打击敌方导弹发射基地,但日本作为无核国家缺乏核弹头这一关键因素,使其难以实现预想的战略威慑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还寄希望于该型导弹能对航母等大型海上移动目标构成威胁。在项目论证阶段,日方曾多次以中国航母作为假想目标进行模拟推演。然而,反舰作战对制导精度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飞行速度。目前要解决高超音速武器再入大气层时的\"黑障\"通信难题证券配资网,需要突破极端高温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效应。这一技术瓶颈不仅日本尚未攻克,就连其军事盟友美国也仍在探索之中。因此,日本想要实现高超音速反舰作战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都难以成为现实。
发布于:天津市富深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