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产阶级都被视为社会中最令人向往的群体。他们不仅拥有体面的工作、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炒股炒股配资网,大多数中产家庭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储备,这让他们的抗风险能力看起来比普通工薪阶层强得多。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残酷,我发现身边不少中产朋友正不知不觉地滑向\"返贫\"的深渊。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作祟。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令人唏嘘的话题:\"中产返贫的4大陷阱\"。
01 借钱理财炒股导致返贫
第一个陷阱,不得不提到这些年愈演愈烈的\"借钱炒股热\"。记得2015年那会儿,股市红火得不得了,身边的朋友个个都在谈论股票。我有个发小张强,原本是个挺稳重的人,在证券公司上班,月薪两万多。那段时间他像着了魔似的,把房子抵押了300万,加上场外配资,总共凑了1000万杀进股市。
刚开始确实赚了不少,朋友圈里天天晒收益截图,还请我们吃了好几顿大餐。可好景不长,股灾来了,连续几个跌停板下来,不仅本金亏光,还欠了一屁股债。现在他白天送外卖,晚上开滴滴,就为了还那些高额的贷款。每次见面,他都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见好就收。\"
说实话,现在像张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股市就像个赌场,借钱炒股更是把风险放大了无数倍。我认识的一个理财顾问老李说得特别对:\"用杠杆炒股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看起来很美,但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特别是中产阶层,好不容易攒下点家底,一个冲动就可能回到解放前。
02 盲目辞职创业最终返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创业。我有个朋友小美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她原本在一家外企做中层管理,年薪30万,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去年突然跟我说要辞职开海鲜餐厅,我当时就劝她三思,可她愣是听不进去。结果呢?120万积蓄砸进去,半年时间就打了水漂。现在每天开着网约车,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说实话,看到这种情况真的很让人心疼。但仔细想想,这样的案例还真不少见。为什么中产创业这么容易翻车呢?我总结了几点原因:
一个是资金问题。很多中产朋友创业时都想着用自己的积蓄来干,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风险。我认识的一个做餐饮的朋友,刚开始亏损时家人就劝他及时止损,可他就是不甘心,总觉得再坚持一个月就能好转。结果呢?硬是把全部家底都搭进去了才不得不认输。创业这事儿啊,光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二个是经验误区。很多职场精英总觉得自己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创业肯定也不在话下。但现实往往很打脸。职场经验和创业能力完全是两码事。就拿小美来说,她在公司做管理确实很出色,但开店后才发现,怎么吸引客流、控制成本这些事完全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光是每天的食材采购、人员管理就让她焦头烂额。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大环境的影响。创业这事儿真的要看时机的。经济好的时候,大家消费意愿强,创业成功率自然高。但现在这行情,各行各业都卷得要命,新店开张没几个月就关门的比比皆是。我常跟想创业的朋友说,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先观察观察市场,等时机成熟了再出手也不迟。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中产就注定不能创业了吗?当然不是。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我认识的成功创业者,大多都是先在行业内积累足够资源和人脉,然后才谨慎出手的。而且他们都会控制投资规模,不会把全部身家都压上去。
其实啊,创业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一蹶不振。像上面说的小美这样的例子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如果你正在考虑创业,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真的做好准备了吗?我的退路在哪里?我能承受最坏的结果吗?想清楚这些问题,或许能帮你避开这个\"返贫陷阱\"。
03 高位接盘买房
再说说买房这个坑。我表姐王芳2018年在杭州买了一套学区房,总价500万,首付150万,贷款350万,月供将近2万。那时候她老公在互联网公司当总监,年薪80万,觉得这点月供根本不是问题。谁能想到疫情一来,公司裁员,她老公第一批就被裁了。现在房子跌到400万出头,想卖都卖不掉,每个月还要咬牙还贷。上周去她家吃饭,看到她偷偷抹眼泪,说现在连孩子的补习班费用都要精打细算。
我同学老王也吃过这个亏。2017年老王在郊区买了套改善房,当时销售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地铁明年就通\"\"五年内房价翻番\"。结果呢?地铁遥遥无期,房价不涨反跌。现在他每个月还着房贷,住又住不上,租又租不出好价钱,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为什么我们这些中产老是在房产上栽跟头?我觉得有两个心魔在作祟。第一是总觉得房价会一直涨。记得我买房那会儿,中介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么多年了,你见过房价跌吗?\"现在想想真是讽刺。第二是对收入太自信了,总觉得明天会赚得比今天多。可现实是,35岁危机、行业寒冬说来就来,谁也不能保证永远拿着高薪。
说到这儿,我想起邻居老陈的故事。他2016年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回老家,所有人都说他傻。结果他用卖房的钱开了家小超市,现在日子过得特别滋润。前几天喝茶时他说:\"人啊,不能总想着靠资产升值发财,踏踏实实干点实事才是正道。\"这话让我想了很多。
04 子女留学让中产返贫
记得前几年,每当参加同学聚会,总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家孩子准备去哪留学啊?\"仿佛送孩子出国已经成了中产家庭的标配。我认识的朋友老张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位在国企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中层干部,为了送儿子去英国读书,几乎掏空了家底。四年下来,200多万就这么花出去了。可结果呢?老张儿子回国后找了份月薪8000的工作,这个数字让老张在办公室里抽了整整一包烟。
说实话,这种故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为什么中产家庭对留学如此执着?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很多家长都抱着\"留学=高薪\"的美好幻想。但现实是残酷的,现在海归已经不像十年前那么吃香了,我有个做HR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收到的简历里,十个有八个都是留学生,人太多了,学历自然有不同程度的贬值,物以稀为贵在这里也越来越被淡化。
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有些家长把留学当成了一种\"面子工程\"。在亲戚朋友面前,能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孩子在美国读书\",确实能带来不少虚荣感。但这种虚荣的代价,往往是真金白银的付出和难以收回的投资回报。
说到底,中产阶层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定力。在这个人人都在奔跑的时代,有时候站在原地好好想想,反而能走得更远。毕竟,真正的富裕不在于账户里有多少个零,而在于晚上能不能睡得着觉。对于大多数中产来说,如果能避开以上4个导致中产返贫的事情,那么中产家庭返贫的概率就会大幅降低。
富深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